关灯
护眼
繁體
简体

可是妖怪 (1/2)

    

第一次在群里看到这本书的简介时是一个阴沉的下午,按照编辑的说法,这本书是“绝美男狐和呆萌小书生的故事”,当时吓得我这个直男差点把手机掉进厕所里。那时的我很不看好这本书,认为bl故事毕竟只受到一部分人的欢迎,而百合戏却是男女通吃的,与其塑造这样的故事不如写个冰雪奇缘番外……扯远了,直到我翻开这本书之后,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。注:本文可能掺杂了书和电视剧的桥段

作为一部以男性权谋著称的作品,《琅琊榜》中的女性“戏份”可以说少得可怜,连带着,爱情也变得若有若无,成了男性权谋斗争的点缀。可仍有书迷和剧迷,乐此不疲地摆出各种姿势,对这难得的万绿丛中一点红进行各种解读。霓凰、宫羽、夏冬自不必多说,连莅阳长公主和谢玉那点事也被拿出来说道,唯独有一个女人很少被提及。这个人就是静妃。

在我看来,静妃的多情、深情和专情,感人程度不仅远超莅阳、夏冬,乃至霓凰、宫羽,她的智慧更是足以压过书中的任何一个女子,甚至可以说,在为赤焰案平反、扶靖王上位的过程中,重要性一点都不输梅长苏。

【绵里藏针的智慧】

静妃智慧在何处?我们不妨看看梅长苏来京城前她的处境。

静妃之所以进宫,一开始是以医女的身份,给刚刚产下皇长子的宸妃调理身体。即使偶然受宠幸,产下皇子,也只封了个次嫔,地位之卑微,身份之尴尬,也可想而知。在赤焰军声势正盛、宸妃宠冠六宫的时候,她还能有个靠山。等到赤焰军和林府被血洗,宸妃上吊,除了儿子萧景琰,她可以说完全无依无靠。可皇帝后宫,自古母子地位都是相互倚仗,自己身份低微,儿子萧景琰的日子也不好过,年近30也只是个郡王,还被四处“发配”,颠沛流离,又能提供什么依靠。

在梅长苏来京城翻云弄雨前这十多年,静妃的生存处境可以说非常恶劣,被后宫宦官、女官们拜高踩低的情况肯定没少见,可她仍旧顺顺遂遂,甚至没有像惠妃一样遭受皇后刁难。在我看来,淡然处世,不骄不争的性格固然给了她一把保护伞,但懂得隐藏和保护自己,这种大智慧才是根本所在。

静妃其人,看似温婉柔顺,其实绵里藏针,这种大智慧,为梅长苏和靖王的计划顺利推进,为萧景琰走向储君之位、洗血赤焰冤案,做了一个非常隐晦而又巧妙的铺垫。如果说梅长苏运筹帷幄功劳第一,那么静妃四两拨千斤的里应外合,功劳可以被排在第二位。

试想想,如果不是她在梁帝夜不安眠时,给他调理身心,成功赢得梁帝的信任和好感,晋升妃位,一个次嫔所生的亲王,上位之路怎么可能顺风顺水?如果不是她通过宸妃这个共同的话题和回忆,成为梁帝的解语花,救卫峥时梁帝的怒气怎么可能那么快平息,靖王又怎么可能安然躲过皇帝的猜疑?如果不是她识破宫女小新有鬼,化解了靖王和梅长苏间的矛盾、心结,这对见面不识的兄弟,怎么可能携手并进?如果不是她及时发现越贵妃言辞有异,及时探查出后宫仍有眼线,最后逼宫重审冤案,也许可能成为泡影。

【被忽略的隐忍而无私的爱情】

也许很多年后,静妃留在史书和朝堂、后宫人印象里的,只有“贤良淑德”四字;“智慧”的标签,也许会保留;至于“爱情”,却只能成为禁忌。先帝的女人,皇帝的母亲,谁敢说三道四?所以,那段鲜为人知的爱情,注定会被忽略和遗忘。但在我看来,这段无私而又隐忍的爱情,所蕴含的光辉,远超剧中的其他女性角色的感情。

《琅琊榜》中最常被说起的两段感情,自然是霓凰、宫羽和梅长苏的纠葛。作为剧中第一主角官配CP,霓凰和梅长苏的两情相悦和爱而不得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。而痴情、执着的宫羽,也引来无数人怜惜。无数人赞她明知爱情没有回应,却依然痴心不改,守候在所爱的宗主身边,为了爱人的大业贡献所有,可是论爱的无私,爱的隐忍,和静妃比起来,霓凰和宫羽又算什么?

霓凰和宫羽至少都能待在所爱之人的身边,用言语和行动表达自己对所爱之人的关怀和爱慕,可是静妃呢?恐怕终其一生都没让林燮知晓自己的感情吧。而我们从头至尾,也都未看到一句,她对林燮爱意的直接表达。她的爱如此隐忍,以至于和林家走得如此之近的儿子——靖王萧景琰都未捕捉到任何蛛丝马迹,甚至连她和林燮最开始的渊源都不知晓。

她只是在芷萝宫中遍植石楠,长久看着石楠发呆,然后在宫女好奇地问起的时候,说“是啊,我很喜欢石楠,非常喜欢。”如果这一做法只是让我们捕捉到她对林燮感情的蛛丝马迹,那么,她在面对面目全非的梅长苏时的失态,则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她对林燮的爱之深。连一贯运筹帷幄、深信她能控制住情绪的梅宗主都没料到,静妃竟然会在看到自己的面貌和体态时,当着靖王的面掩面低泣。所谓爱屋及乌,说的正是这样吧。如果不是赤焰冤案,她的这份爱意也许会终身烂在肚子里,连我们这些旁观者都无从知晓。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